迁徙路上,它们并不孤单,因为全球会有十几亿同伴一起加入这支浩大的迁徙大军。
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的导演雅克·贝汉说:“迁徙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需要一生的不倦经营,就算前方有喜马拉雅山上的暴雪和雪崩,有鬣狗的利齿和猎人的枪管,有工业区的机器怪物和污染后的烂泥,有抓捕者的牢笼,而飞翔不能停止。鸟儿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飞翔,即便是短暂的歇歇脚,也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每年春秋两季沿固定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间的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候鸟。据统计,我国鸟类约有1300种,其中候鸟有600多种。根据出现时间和不同地域,候鸟又可以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漂鸟。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在小学课本上我们熟知的这段关于候鸟迁徙的描述,指的就是冬候鸟。它们往往冬季在某一地区越冬,次年春季飞往北方繁殖,对避寒地而言,被称作“冬候鸟”。
自1889年丹麦鸟类学家马尔顿逊用特殊标志的金属环标记候鸟以来,鸟类环志工作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现代则通过环志来了解和研究鸟类的迁徙、散布、季节运动、归巢能力、死亡率、存活率、寿命、种群大小、种群结构、配育经久性、地点和场所、日活动,以及有关生境、行为等方面的基本数据,为制定合理环境保护和鸟类资源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鸟类环志是一项严肃的工作,首先应绝对保证鸟的安全,防止损伤。
其次,必须保证正确识别及准确的环志记录,还要准确及时地交流环志的回收信息。
于环志回收必须要通过捕捉鸟类,这大大影响了环志的回收率。研究人员开始对候鸟开展彩色旗标系放工作。在位于鸟类迁徙路线上不同地区使用具有特殊颜色组合的旗标,这样在野外观察鸟类所佩戴的不同颜色组合的旗标,就可以确定鸟类来自哪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在望远镜中就可以观察到携带旗标的鸟类,所以不需要捕捉鸟类就可以获得一些相关信息。这种情况下配备长焦镜头的望远镜是标配。长焦镜头特有的空间压缩感和主体特写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为了研究小型鸟类的迁徙活动,研究人员还研发了一种全球定位系统数据采集仪。它与普通的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相似,根据接收到定位卫星的信号来确定所处地理位置,并自动将数据实时存储在数据采集仪中。通过再次捕捉到佩戴该仪器的鸟类,便能获得数据采集仪所存储的信息。这种仪器不需对外发射信号,耗电量大大减少,可使用容量电池,其重量约为用于卫星追踪的普通发射器重量的一半。
应用卫星追踪技术进行鸟类迁徙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首先,受信号发射器的重量限制,目前还无法应用于小型鸟类的迁徙研究。为了使数百公里外的卫星能接收到信号,信号发射器需要较大的发射功率,必须有大容量电池,难以小型化。而为了不影响鸟类的正常活动,发射器的重量一般不能超过鸟类自身体重的4%。在过去的20多年间,研究人员在发射器的小型化方面做了大量尝试,采用高性能太阳能电池使发射器的重量从早期的数十克减少到目前不到10克(最小可达5克)。
与此同时,遥感技术和GIS (地理信息系统)的成功结合,使人们能够预测植物的变迁和演替。GIS可以用来计算处理栖息地的分布位置、栖息地之间的距离、栖息地周围环境的信息等空间数据,特别适合于大尺度的空间数据处理。如今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已经和GIS成为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遗憾的是,将卫星跟踪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例子寥寥无几。弄清候鸟迁徙定向、迁徙路径选择的机理;揭开候鸟的迁徙策略之谜;从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并预测环境变化给候鸟带来的影响等,这些还都有待去发现。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DvHzSDQFq9mmg3ZIUef_Cg